
清明節將至,為表達對祖先的追思與敬意,傳統燒紙錢的方式也逐漸在轉變。環保局為推動環保祭拜,提倡清明祭祖「新紙錢三燒」政策,分別為集中燒、適量燒、替代燒,讓大家在表達孝心的同時,也能讓空氣更好!
過去,民眾習慣在家門口、路邊或公墓各自焚燒紙錢,但這樣的方式不僅容易造成空氣污染,甚至會影響公共安全。因此環保局表示透過「集中燒」不僅能有效控制燃燒溫度與燃燒效率,統一於環保紙錢爐進行燃燒時,透過專業焚燒設備還可以減少二氧化碳與細懸浮微粒(PM2.5)排放,大幅降低對環境的影響。環保局表示今年清明期間,本縣各鄉鎮所公墓依循往年作法,均有設置紙錢集中燒推廣攤位,環保局亦提供宣導品供現場參與集中燒的鄉親領取。
而所謂的「適量燒」則是鼓勵民眾使用大面額和高品質的紙錢,從源頭減少不必要的焚燒量,這不僅可以減少空氣污染,還能避免過度消耗資源。
至於「替代燒」,則是希望民眾能夠改變祭祀的習慣,改採「以功代金」或「以米代金」的方式來代替傳統的紙錢焚燒,這可以讓原本用來購買紙錢的費用改捐贈給社會福利機構,藉此幫助更多需要的人。這項措施目前在全國四大超商(7-11、全家、萊爾富、OK)均有提供捐款平台,讓鄉親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輕鬆參與、累積功德,藉以傳遞愛心。
而若是採用傳統的清明祭祖方式,環保局則特別呼籲民眾,掃墓時若焚燒紙錢,應確認紙錢餘燼完全熄滅後才可離開現場,也千萬不要任意燃燒雜草、樹葉等,以免引發山林野火。建議的作法應該是以鐮刀割除雜草後就地掩埋,或將其環繞在墓地四周自然分解。另外,也應該減少使用燃燒式祭品,禁止燃燒裝載器具,如塑膠袋等,以免造成環境污染或引發火災,進而需要面臨罰則問題,以環保法規為例,違規者將依可處新台幣1,200 元至10 萬元不等的罰鍰。因此,希望鄉親們共同遵守相關規定。
習俗是文化的一部分,但也應與時俱進,讓傳統更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。結合慎終追遠與環境愛護的兩大理念,達成「有愛」及「友善」雙贏。請鄉親朋友以行動支持響應紙錢集中減量燒、以功代金等環保祭祀,這樣不僅對環境有保護,也不減對祖先的深遠敬意。
在清明祭祖之際,讓我們用更環保、更有意義的方式緬懷先人,讓孝道與善行世代相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