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《三周年施政成果系列報導-環境永續篇》清淨家園 全力促成資源循環建構永續幸福城市
  • 發布單位:金門縣環境保護局

發布日期:2021/12/22   記者: 翁維智/縣府報導

 

Art editor Img

執政屆滿三週年,楊鎮浯強調,縣府將持續全力推動環境保護行動計畫,讓金門成為更健康、宜居的好地方。(縣府提供)

 

Art editor Img

執政屆滿三週年,楊鎮浯強調,縣府將持續全力推動環境保護行動計畫,讓金門成為更健康、宜居的好地方。(縣府提供)

    金門縣自民國86年即配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「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」,縣長楊鎮浯主政後也逐步推動垃圾不落地、垃圾強制分類等政策,近年來更積極著手二手家具修繕與廚餘堆肥等工作,全力促進物資循環再利用。
  金門地區資源回收率也因此逐年提升,從105年45.67%至109年度已達54.38%,除了深獲各界肯定,更連續獲得環保署頒發「全國推動執行機關加強資源回收工作績效考核」金質獎、銀質獎等佳績。
  特別是今年,離島金門更因環境力特別傑出、遙遙領先全國其他縣市而獲得《今周刊》永續城市特優獎,在在顯示地區環保工作的傑出表現,縣府團隊也將持續努力,並透過各單位的協力,將金門打造成永續經營的幸福城市。
  縣長楊鎮浯表示,金門近年來大力推動循環經濟、低碳永續工作,其中在垃圾減量方面,包含推動一次用產品源頭減量、設置二手物交流平台、強化資源回收機具、資源回收貯存場所優化、加強清淨家園環境管理、海漂垃圾處理與畜牧糞尿資源化利用、廢棄漁網回收循環再利用;而針對廚餘問題,縣府也與各鄉鎮公所除持續改善廚餘處理廠房與設備,並購置廚餘清運車輛、汰換廚餘回收桶,妥善處理生活垃圾並提高廚餘回收堆肥的再利用,同時持續透過全民環境教育工作,讓社會大眾能一起投入環保工作、以發揮相關政策最大效能。
  另在改善空污方面,為加速改善金門縣空氣品質,楊鎮浯縣長上任後即要求環保團隊推行多項空氣污染減量管制對策,以實現「清淨空氣呼吸好·幸福金門低碳島」之願景。3年來相關單位幸不辱命,已在空污防制獲得一定成效,並在去年民眾滿意度調查中首度達到80%以上鄉親的肯定。
  但縣府也深知成功並非偶然的道理,除了持續鼓勵民眾淘汰老舊機車換購環保燃油車,購置電子鞭炮、電子香等環保祭祀產品,免費租借予地區民眾使用,另外也鼓勵餐飲業者安裝油煙污染防制設備,有效減少空氣污染源,以維護全體鄉親健康與生活環境品質。
  而為了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,環保團隊也持續推廣低碳運具相關政策,包含公務車輛電動共享化由縣府自身做起;同時透過補助方式鼓勵大專院校學生租賃或換購電動機車,並引進新款綠色運具能源補充設施,以提高消費者購車意願。
  建構硬軟兼具的低碳能力
  另隨著氣候變遷影響日趨明顯,淨零碳排或淨零排放的議題也逐漸受到重視,此舉不僅加速了國內「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」的修法呼聲,也促使社會大眾要求政府規劃更為積極的減碳路徑與作為。而金門推動低碳島至今,秉持依序且有條理的原則進行各項措施的推動,期望在這一波的氣候浪潮下,穩健金門對於氣候變遷因應與調適的能力。縣府的具體措施包含建構智慧電網、打造低碳金酒、輔導低碳社區、提升碳匯能力、強化資源循環、輔導民間設置再生能源等,種種努力都讓金門地區減碳工作有了明顯成效。 
  辦理防洪水利措施,同步確保水資源永續利用
 至於在永續經營方面,近年來氣候急遽變遷,短延時強降雨易造成淹水情事,但金門地區年平均降雨量僅約1,100毫米,造成旱澇不均情形,為加強防洪安全並同步確保本縣水資源開發及利用,縣府過去3年加強辦理防洪水利工程、防災措施、地下水減抽保育、湖庫疏浚、放流水再利用及水資源回收中心放流水回收再利用改善、雨水下水道、攔蓄水等計畫。
  保護海岸及海洋資源 
 而近年來海岸侵蝕議題也趨於頻繁,有關金門海岸侵蝕情形,更因歷年相關海岸基本調查及監測資料較為不足,缺乏相關長期觀測資料及系統性分析,難以全面判斷,基於海岸防護評估之考量,縣府也已擬訂海岸侵蝕防護作為之短、中、長期計畫。
  縣府指出,地區海岸線崩塌較為嚴重的大膽島北山海岸、烈嶼鄉車轍道、L56據點、南山頭青岐等10處,其中烈嶼鄉車轍道1km處已積極爭取中央補助經費改善。同時加強檢測料羅至水頭及烈嶼鄉西側等海岸,以建立本縣完整健全海岸調查資料。未來依監測結果辦理海岸防護整合規劃,再依其急迫性及安全為考量,列優先順序逐年辦理。
  檢視金門農業現況,擬定農業政策
  縣府也說明,金門是高粱的原鄉,生產的高粱酒更是聞名世界,每到收穫的季節,總有許多遊客特地抵金觀光,欣賞高粱小麥所營造的黃金大地。近幾年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,連續乾旱對地區農業造成嚴重的災情,更受農委會公告為「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區域」,為此,楊鎮浯縣長特別要求農政單位重新檢視金門農業概況、制定農業政策,研擬出金門農業方向,並以「營造永續農業生產環境」及「在地優鮮食在安心」為發展目標。
  提升在地保育意識,守護物種非凡價值
  另金門因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戰地政務實施,早年軍方於金門各地積極造林並廣設湖庫、農塘,並設有樹木保護、宵禁等管制作為,使得金門成為知名的賞鳥樂園,更讓水獺、金龜等保育類物種得以在金門留存下來。但數十年來,隨著經濟的發展,許多入侵物種逐漸佔據原生物種生活空間,如何保育地區珍貴的物種,並減少生物生存的不利因子,成為了保育業務未來發展的目標。
  為顧及野生動物福利,縣府已將金湖埕下營區改建成金門野生動物救傷站,提供野生動物緊急救治、照養及鳥類練飛空間;另針對珍貴的歐亞水獺除已設置專屬廊道、階梯等友善設施,目前也正積極籌設保育中心,未來可望結合NGO等非營利組織,累積野生動物照養、醫療救傷等實務經驗,並邀請企業募款或投入人力物力,提升CSR企業社會責任成效。
  針對龜類等外來動物,銀膠菊、互花米草等植物,縣府也陸續投入資源進行移除,同時結合社區、學校等團體一同參與,以維護你我共同的生活環境及大自然生態。
  保護漁業資源,持續推展海洋資源保育
  特別是金門四面環海,沿岸沙岩交錯,潮間帶廣闊,沿海為陸棚淺水域,接鄰台灣海峽,蘊藏豐富的海洋資源,為維護沿岸海域生態環境,保護漁業資源及海洋生物多樣性,縣府也持續推展海洋資源保育政策,包括水產資源培育、水產種苗放流、海洋保育類動物救傷工作、加強漁業巡護、維護漁場環境、劃設漁業資源復育區、增育水產資源、持續辦理海洋資源保育宣導活動等。
  擴增漁港泊位,完善漁港功能,保障漁民安全,促進漁業永續發展
  此外,在促進漁業永續發展方面,縣府除繼續推動漁港多元化建設方案,並積極調整漁港功能多元化使用,進行必要之碼頭改善、增建浮動碼頭、港區整體綠美化等軟硬體設施,以配合觀光休閒漁業之推動,創造漁港漁村新風貌。
  具體推動事項包括后豐泊區遷移計畫、羅厝漁港南防波堤多功能改善工程、新湖及復國墩水環境營造與水岸改善及復育區建置、景觀、共行銷等工程,總工程經費超過11億元,並已陸續完工中。
  總之,環境保護工作貴在「具體行動」、「全民參與」及「資源整合」,執政屆滿三週年,楊鎮浯強調,縣府將持續全力推動環境保護行動計畫,期使在經濟成長中以保護環境為基礎,改善並提高生活品質,同時達到「垃圾全分類零廢棄」環境永續之目標,讓金門成為更健康、宜居的好地方。

  • 點閱次數:145
  • 上版日期:110-12-22